爷爷探案:80年代十宗罪完本阅读
-
徐传庆陶四爷小说全集免费推荐-徐传庆爷爷探案80年代十宗罪
点击红色链接阅读更多内容
女主是徐传庆小说《爷爷探案80年代十宗罪》,这里提供主角是徐传庆陶四爷的小说阅读。爷爷探案80年代十宗罪小说主要讲述了:在没有高科技工具辅助破案的年代,陶四爷是警察局里出名的神探。只要是陶四爷接手的案子,凶手全都难逃法网。面对难以破解的陈年疑案,陶四爷逐一侦破疑点,在接近真相的过程中,人性的贪婪和险恶也成了陶四爷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。那些年破过的案子不仅是凶手对正义的考验,也带来了很多关于人性的思考
精彩小说欢迎阅读:
绳头捆在死者前方的一处铁钩上。该铁钩是以前放灭火器的一个铁架,现已被破坏,只剩一个锈迹斑斑的小铁钩。与之正对的还有一个正常的灭火器架框,没有被破坏。
艺术楼及学校各处经勘查,都没有发现搏斗痕迹以及凶手留下的其他痕迹。再查社会关系,当夜在场诸人与宋辉没有明显矛盾。
死者死亡时间距其被发现时间间隔很短,推测宋辉被刺时间,应是凌晨4点以后,也就是在王秉德和陈是瑞坐在操场上聊天之后。
奇怪的是,两位老师就是面对艺术楼而坐,如果艺术楼里有人出来,他们一定能看到。艺术楼只有一道大门,所有房间的窗户都已插栓。不可能有人能从大门之外的地方进出。
而当两位老师进入大楼后,老方又正好守在楼下,所以凶手还是不可能在此时逃窜。两位老师发现尸体下来后,陈是瑞去门卫室电话报案,王秉德和老方则留守艺术楼大门,凶手依然不可能在此时逃窜,直到公安赶来。
总结来说,艺术楼的所有出口在死者死后始终处于目击之下。如果凶手不是在场三人,那么他在行凶后,应该是没法骗过三个人眼睛,从楼里出来的。
另一方面,凌晨4点左右,外出的小魏已经赶到宋辉老母家一会儿了。此后他与宋辉老母一起回校,没有作案时间。
学校四周都是高大的围墙,围墙外一边是一家夜班忙碌的工厂,另一边是医院,区公所等单位,都有人值夜班;还有一边靠近河道,如果有人从河道湿地过来,必有痕迹。因此,基本可以排除当夜有外人潜入。
学生宿舍那边,学生和两个舍管也可以互相证明没有离开过。
整个案发现场,经过事后仔细搜索,总共只有两个有价值的线索:
其一,死者身上搜出了一页「周记」,笔迹经鉴定,是大半年前自杀的校花刘文敏所写。这种「周记」,是徐传庆老师要求学生们为练笔而写,由徐老师自己保存。该周记讲述的是,刘文敏曾数次遭到宋辉老师的调戏,宋辉想让她做女朋友。
其二,宋辉虽然被绳索悬吊,但脚尖却能勉强着地。临死之前,宋辉用自己脚尖蘸着血留下了一个像三角形一样的符号。
第二天刑警队就成立了专案组,公安局刘副局梳理完案情后,大家提出了几个疑问:
一、宋辉在第二轮出巡后没回来,那时应该已遭遇意外。但既然没有外人潜入,其他四人又都在一块儿,那么到底是谁控制了他?
二、现场初步验尸的结论是,死者被刺时间不早于凌晨4点,这时间大楼所有出口一直处在目击之下,凶手如何脱身?三人中是否有人说谎?
三、刘文敏的周记指控宋辉为淫贼,而此前蒙冤的徐传庆又有笔迹出现,是不是徐老师没死,而是隐匿了起来,要杀宋辉为刘文敏报仇?
那时的现场检验手段比较糙,干警们经验也不是很丰富,我爷爷陶四爷凭经验认为,凶杀作案时间非常仓促,还要躲过几名教职工的搜查,肯定会在案发现场留下蛛丝马迹,他建议再详细查查死者尸身及遗物。
果然,经过验尸官杨稻纯的仔细检验,在死者指甲里,发现了少许粉笔灰。
有发现!
杨稻纯是区局从区卫校借来充当验尸官的老师。那时基层技术人员非常缺乏,杨稻纯平时在卫校授课,公安局有事时她就过来帮忙。我爷爷说,稻纯虽然是女孩子,但接触刑事案件多了,她变得非常喜欢推理,虽然她的推理基本都是错的。
杨稻纯认为粉笔灰是一个值得深挖的线索,她据此就产生了一个推理:死者是老师,平时手指甲内残留有粉笔灰并不奇怪,但死者当夜在参与巡逻之前,已经洗漱完毕,正常情况下不会再有粉笔灰残留。
如果说,死者在案发当夜曾使用了粉笔,那么他应该就是之前「徐老师板书」的始作俑者。很可能宋辉想通过模仿徐老师的板书,向学校里某人秘密传达什么不可告人的信息,结果却被杀人灭口。或许,宋辉知道徐传庆当时失踪的内情。
区局不少同志当场就为杨稻纯的推理鼓了掌,虽然这个推理尚无实证,但方向应该没错,刘副局还盛赞她美貌与智慧并存。
我爷爷陶四爷当场打脸:「案发当夜大家先后几次巡查,都没有发现教室内有新增的板书。」
杨稻纯反驳道:「完全有可能宋辉自己写了什么板书,然后被凶手擦掉了。」
我爷爷霸气反问:「为什么不能反向思考下,是凶手写下了板书,然后被宋辉擦掉呢?这样的话宋辉手指甲里也会残留粉笔灰。」
杨稻纯和她的推理的支持者顿时无言。
粉笔灰的疑问无法继续推进,专案组又开始研究死者死前讯息,也就是那个神秘的三角形符号之谜。
三角形是数学常用符号,刑警大队钟大队长认为,是不是与数学老师王秉德有关。
杨稻纯则认为:物理老师陈是瑞与宋辉一同竞争追求一个女老师,陷入了三角恋之中,因此这是暗指陈是瑞。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专案组大多数同志的认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