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 物联网

推进标准化建设 业界促进护工行业发展

来源:人民网 物联网 2025-05-12

图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护工产业发展基地内正在对护工进行培训。受访方供图

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 (记者孙博洋)“目前,大通籍护工从业人员超过8000人,月均工资达到4000元,总体年工资性收入超过3亿元。”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、县政府代县长王生龙介绍说。

近日,以“标准引领 品质护航 打造‘江源巧姑 大通护工’青海品牌”为主题的中国质量万里行·护工服务品牌行活动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。

活动上,正式发布实施了《青海省“江源巧姑” 大通护工服务总体要求》团体标准(T/CAQP 039-2025)。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海红向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颁授《青海省“江源巧姑” 大通护工服务总体要求》团体标准证书。

据悉,该标准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、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同制定。该标准填补了全国护工领域团体标准的空白,建立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服务标准体系,为助力全国护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样板。

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秘书长赵陕雄表示,以团体标准助力青海省大通护工区域公用服务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,是大通又一次成功的实践创新,随着标准化建设与品牌赋能双轮驱动,“江源巧姑 大通护工”这张劳务名片必将更加闪亮。

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该标准聚焦提升“一老一小一患”群体的照护需求,在吸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,结合青海实际,系统构建了母婴护理、托育照料、医疗护理、家政服务、高原康养、失能康复六大领域的服务标准体系,在服务机构、服务人员、服务质量评价等方面作出科学规范。

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、清华大学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副院长吴甦表示,护工行业亟须从“劳务输出”向“品牌输出”转型。

说明:

本文来自网络媒体
纠错:2438514686@qq.com

Bluemax-蓝码智能

备案号 | 粤ICP备2024341071号

Copyright ? 2019-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