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 云计算虚拟化

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有多维积极意义

来源:证券日报 云计算虚拟化 2025-05-12

原标题: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有多维积极意义

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(以下简称“央行”)发布的《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中提到,“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,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。”这是央行连续三个季度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作出该表述。

物价水平向来备受市场关注。通常而言,物价走势既会影响政府部门制定稳增长政策,也会影响企业投资计划和定价策略,同时还会影响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和消费信心。这些因素最终都将反映在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中。

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及最新物价水平来看,物价仍有回升空间。据国家统计局5月10日发布的数据,4月份,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环比上涨0.1%,同比下降0.1%;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(PPI)环比下降0.4%,同比下降2.7%。笔者认为,通过货币政策等途径促进物价合理回升,既有必要,又有多维积极意义。

首先,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,提振经济增长预期。

物价水平在较短时间内持续上涨可能会引发通胀,损害经济健康运行;而持续下跌则会导致通缩,长期通缩也可能引发经济增长停滞。因此,各国央行普遍将“稳定物价”作为货币政策基本目标之一。从我国实践看,去年以来央行等部门通过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,强化逆周期调节,对推动物价合理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当前,进一步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具有重要意义。一方面,当物价水平持续低迷时,消费者可能延迟消费以待更低价格,这不利于促消费扩内需;另一方面,物价持续低迷会影响企业的投资积极性,并引发诸多连锁反应。国际经验显示,物价持续低迷是个别发达经济体经济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。而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具有稳定市场信心、提振经济增长预期的作用。就我国现状而言,今年一季度,核心CPI同比上涨0.3%,保持温和涨幅,PPI降幅较上一年四季度有所收窄。此外,虽然4月份CPI出现同比微降,但环比有所上升,且核心CPI环比由平转涨,上涨0.2%。由此可见,我国物价水平出现诸多向好变化。未来在各项利好政策加持下,物价的合理回升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。

其次,有效激励消费和投资,促进经济良性循环。

鉴于快速通胀与持续通缩的双重危害,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将2%左右的通胀率设定为政策目标,适度通胀通常被视为经济健康的表征。这一政策目标的经济逻辑在于,物价的温和上涨能够通过以下机制激发市场活力:其一,在物价上涨预期引导下,消费者倾向于提前消费以避免未来价格上涨,直接提振短期消费需求;其二,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利率水平下降(实际利率=名义利率-通胀率),这会提升企业和居民投资、消费的积极性,例如,在名义利率3%、通胀率2%的组合下,实际利率仅1%,既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又减轻家庭房贷压力;其三,物价上涨会稀释存量债务的实际价值,例如,在2%的通胀率下,企业固定利率债务的实际价值每年约缩水2%,有助于缓解偿债压力,释放资金用于投资。

最后,促进稳外贸,助力国际收支动态平衡。

物价合理回升可通过汇率传导、贸易结构调整、资本流动优化等多重渠道促进国际收支平衡。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,适度的国内通胀将导致本币购买力适度下降,进而通过汇率贬值提升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,增加出口、减少进口,改善贸易收支状况。国际上,一些经济体也通过货币适度贬值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。与之相对,物价持续下跌或低迷可能导致资本外流,进而扩大国际收支逆差。适度通胀则有助于修复市场信心,吸引外资流入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。

总之,物价水平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根本上由供求关系决定。从我国当前情况来看,提振物价的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,畅通供需循环。令人欣慰的是,我国已围绕扩大有效需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,且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效果。笔者相信,未来随着各项政策持续显效,物价的合理回升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向好发展。

说明:

本文来自网络媒体
纠错:2438514686@qq.com

Bluemax-蓝码智能

备案号 | 粤ICP备2024341071号

Copyright ? 2019-2020